第(2/3)页 免得一开始没有把握好电池的大小,释放出的电荷太多,把相关的人员给电坏了。 “话不是你这么说的,虽然什么事情都有危险,但是这雷电的危险明明比其他要危险很多。 作为太子殿下的得意门生,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没有必要因为这么一个研究所把自己的性命都压上去了。” 在卢宣眼中,卢照邻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范阳卢氏也能重新上李宽这条船。 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内心深处没有把皇室看的多么重。 但是怎么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却是很有研究的。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我只有主张!” 虽然卢宣比卢照邻要年长,但是很有主见的卢照邻显然不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这场谈话,注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 荆木是一个好学的人。 作为情报调查局的一个小头目,为了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他几乎是什么东西都学。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别说是四轮马车,就是观狮山书院里头的很多理论,他都比一般人要了解。 特别是劳牛运输队开始成立蒸汽机车作坊的时候,他对蒸汽机车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就更是做了深入的研究。 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蒸汽机车还不尽如人意。 主要是蒸汽机的体积还是稍微大了一点,然后使用的时候是燃烧煤炭的,不是那么的方便。 不过这几天,他却是被《科学杂志》上面的一篇论文给吸引了。 这篇论文是饶永祥和卢照邻两个人联名写的。 在大唐科技圈,联名写论文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毕竟很多的论文都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 但是像是饶永祥这样的学术圈大佬,跟同是学术圈大佬的卢照邻联名写一篇论文,还是非常罕见的。 这就像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跟诺贝尔化学奖作者联名在《自然》或者《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论文一样。 这样的文章,绝对是会引起学术圈的重视的。 荆木虽然不算是学术圈的人物,但是作为蒸汽机车作坊的负责人,对这个圈子也是非常了解的。 只不过作为作坊掌柜,他哪怕是有什么研究成果出来,往往都不会去写论文发表就是了。 “荆木,我觉得这个论文非常有参考意义,这种燃烧煤油的发动机,如果能够制作出来的话,显然是比我们的蒸汽机车要更有前途。” 牛柱作为劳牛运输队的合伙人,之前因为跟劳汉三的经营理念不一致,再加上沉迷于炒股等其他的事情。 他已经慢慢的退出了劳牛运输队的实际管理之中。 不过,这么多年,平康坊的什么姑娘,他都已经基本见识了。 长安城里头的各种美食,他也都尝试过了。 回过头来,他总算是把心收回来了。 不过这个时候,劳牛运输队的管理工作,已经不需要他了。 劳汉三虽然没有少他的分红,但是显然是不想他再回归管理层了。 对此情况比较了解,也没有那么多争强好胜心思的牛柱,选择了跟荆木一起折腾蒸汽机车。 他开始从管理领域转行到了技术领域了。 虽然牛柱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能够跟劳汉三一起成立并将劳牛运输队发展壮大,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加入到了蒸汽机车的研发之后,他还算是出了不少成绩的。 “嗯,我这两天也都是在翻来覆去的查看这篇论文,对于里面提到的发动机的几个系统,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制作出来。 铜线制作的线圈在旋转的磁铁里头产生雷电,这个现象我已经去验证过了。 论文中提到的其他几个观点,我觉得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并且,我还想到了一个改进的方法,让这个系统更加的简单,更加的容易制作出来。” 荆木这几天对着论文在苦读,显然也是有了不小的收获。 饶永祥和卢照邻提出来的煤油发动机理论虽然已经比较周全了,但是发动机必然不是只有一种结构状态。 并且他们在论文中提到的结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大唐现在的技术的。 “哦?你有什么改善的想法吗?说出来我们好好的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先制作一个模型出来。 然后我们再考虑制作出几台样机来确认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牛柱很是期待的看着荆木。 自从荆木加入了劳牛运输队之后,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不管是马车的维修上面,还是管理方面,荆木的想法都是非常多的。 “对于这个发动机来说,如何让发动机启动起来,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按照饶永祥和卢照邻的方案,他们主要是通过一个可以储存雷电的装置,给到一个叫做启动机的设备提供动力。 然后让起动机带动汽缸来运动,最终让发动机运转起来。 但是这个启动机的制作,应该是比较麻烦的。 并且这个储备雷电的设备,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制作。 如果我们通过人工来带动这个点火装置的运作,那么就可以取消这个雷电的储存设备。 还有启动机也可以取消。 这就相当于一下子就把煤油发动机的两个技术问题给解决了。” 荆木的这个方案一提出来,牛柱的眼神就变了。 虽然这个方案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比饶永祥和卢照邻他们的构想要落后。 但是在可行性方面却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并且,节约了越多的机构,就意味着成本越低。 这对于煤油发动机的普及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荆木,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通过人工来带动点火装置的运作,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 要么就是磁铁在旋转,要么就是线圈在旋转,这两个东西总要有一个在转动,才有可能产生火花吧?” 牛柱对于电磁感应相关的文章显然也是有所研究的。 要让煤油发动机正常的运转起来,这个点火装置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难的地方。 煤油在汽缸里头燃烧,显然是不可能通过人工点火来实现的。 这个时候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人为的创造出“雷电”,点燃汽缸里头的煤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这就是发动机工作最基本的运转原理。 至于其他什么润滑系统和冷切系统,相对来说都是没有那么难的。 “牛掌柜,我是这么想的。” 荆木整理了一下自己脑中的灵感,快速的形成了一个方案。 “原本卢照邻和饶永祥的方案太过复杂了,虽然在精度控制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这个时候,我们使用一个外界的手柄来摇动磁铁或者线圈,达到点火的目的。 一旦汽缸内的煤油被点燃,这个发动机就算是顺利的启动了。 剩下的就可以通过汽缸内的活塞的移动来带动连杆和曲轴的运转。 把点火装置的运转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跟曲轴相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让汽缸产生的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最终带动点火装置的顺利运行。 这个时候,只要设计好了线圈的圈数等相关参数,就有可能实现对汽缸内气体点火的有序控制。 从而让发动机进入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一旦到达了这个程度,那么不断往复的活塞连杆机构,就可以通过曲轴输出动力。 使用一些特别的连接装置把动力输出给车轮之后,自然就能够起到带动车厢前进的目的。 这么一来,我们的蒸汽机车就可以变成煤油发动机车。 所有的马车也都可有望被煤油发动机车给取代。” 荆木给牛柱画了一个非常大的饼。 关键是这个饼似乎看得见摸得着。 只要努力一把,就有望让蒸汽机车作坊成为超越奔驰四轮马车作坊和城南马车行的存在。 这个吸引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 “你的意思是只需要一个手柄,就可以取代观狮山书院展示的方案之中的几个机构? 不仅让发动机的制作难度下降了,还让成本也有大幅度的下降?” 牛柱突然很想赶紧制作出一个模型出来,初步的验证一些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一旦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理论上可行,那就可以开始制作样机了。 这么一来,原本可能好几年都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今年就有可能制作出来了。 这个意义,可就很不一样了。 要是真的成功了,他们的作坊有望成为大唐最大的几家作坊之一。 哪怕是对上了东宫的炼铁作坊,也是不遑多让啊。 后世的那些汽车企业,无不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一旦做到世界第一,给整个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像是德国和倭国这样的汽车业大国,汽车公司更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存在。 “是的,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实际的情况还是需要不断的确认。” 荆木倒是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死。 毕竟他现在也只是在猜测,到时候实际上能不能做到,还是一个未知数。 “只要有这个可能性,那就完全值得我们这样子去做。” 牛柱也不是那种纠结的人。 眼看着一条康庄大道出现在自己面前,他自然要好好的把握住。 要不然的话,到时候错过这个机会,他可能又有后悔一辈子了。 “虽然经过了简化,但是要制作出这个煤油发动机出来,估计还是非常困难的。 并且是需要花费比较大的钱财的呢。” 任何样件的制作,成本都是不便宜的。 量产的时候可能只要一百贯钱的发动机,试作的时候成本可能可以去到一千贯钱一台。 这要是多做几台样机,钱就不知道烧掉了多少。 最关键是花了这么多钱之后,还没有人可以保证一定会成功。 所以荆木才需要提前给牛柱打一打预防针,并且他还需要跟劳汉三去沟通一下。 要不然这么大的投资,是不可能顺利的推进下去的。 “这个我理解,你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然后初步的测算一下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我跟你一去去找劳汉三沟通。 对了,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煤油发动机,为什么一定就要使用煤油呢? 我听说观狮山书院火油研究所从火油里头提炼出来的物资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叫做汽油的东西是比较容易点燃的,被工部专门拿去制作火油弹了。 如果我们的发动机是燃烧汽油,而不是燃烧煤油的话,是不是可以更加容易点燃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