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觉像是多余的-《我要做大帝》
第(2/3)页
“现在的主公,比之三皇子恐怕也不差多少。”王修心道。
大夏帝国总共四个皇子,两个公主。
大皇子武力超群,当世第一。
二皇子武力也不俗,智略平庸。
唯独三皇子要武力值有武力值,跟二皇子差不多,但是智谋在四个皇子当中当属第一。
因此皇帝老儿至今都在头疼立谁为太子。
大皇子屡建功勋,多次出征西北皆是大胜归来,让大夏帝国的领土扩张了不少。
然而三皇子博学多才,颇有治国贤明之帝风范。
而且三皇子也在朝中笼络了不少人心,许多大臣都站在他那边。
皇帝也动过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心思,但是大儿子还没死,而且如果不立大儿子为太子,恐怕军心不稳。
三皇子笼络的是文臣之心,大皇子笼络的却是军心,那些将士都是站大皇子这边的。
因此,到底立谁为太子,让皇帝老儿头疼不已。
不过现在王修倒是有些为皇帝感到遗憾,六皇子智略并不差,且眼光长远,并不比三皇子差。
这样的人才,而且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这都没有发现,简直就是眼瞎!
看着年少的主公执笔在竹简上一笔一划的书写着,思考着繁城将来发展的问题,王修只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只是王修越看何谐写的那些东西,就越是不能理解。
“义务兵是什么?义务教育又是什么?”王修心里想着。
王修发现,自己现在简直就像个多余的存在,除了每天按照何谐交待的做,根本就没有其它事情。
有问题何谐都会解决了,还没有发生的问题也会被何谐提前解决。
似乎已经用不到他了。
这种感觉有点像是混吃等死一样。
…………
粮食问题暂时已经解决了,有着狩猎队跟采集队,加上自己种植,结合那批粮食,足够应付到谷物成熟之时。
现在不过就是节省一点,虽然吃不到十分饱,但也有了八分,还不至于饿肚子。
到时候有了余粮,就可以大吃大喝了。
也是因此,何谐空出了不少心思,开始着手士兵数量跟百姓的教育问题。
繁城人口不多,目前只有那一百士卒,这明显是不够的。
所以何谐制定了一份义务兵的计划,那就是年龄达到了十六岁的男子,都必须入伍,之后再视情况而定。
若是繁城平平安安,没有其它势力骚扰,那么当满了一年的兵就可以回归到原来的生活。
之后要是出现了什么情况,可以立即征招回来,好歹也接受过训练,比临时抱佛脚要有用得多。
第(2/3)页